一块“的确良”掀起的国人“穿衣革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号2019年11月21日18:44分类: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

一块“的确良”掀起的国人“穿衣革命” 

透过成就展看纺织工业70年风云变迁

“今天,年纪稍长的国人,当年都为有一件‘的确良’为荣。‘的确良’是老百姓对涤纶的俗称,有‘的确好、的确凉快’的意思。20世纪70年代,国家下决心引进成套化纤设备,随着上海石化等‘四大化纤’项目的陆续投产,我国开始大规模生产以化纤为原料的‘的确良’。‘的确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解决了棉花与粮争地的问题,极大改善了老百姓的着衣状况。”

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的这段解说词,勾起了许多“曾经走过那个年代”的人的回忆。而对于刚刚在今年“双11”期间“剁手”“买买买”的年轻人来说,父辈们这段历史多少有些陌生。

从缺衣少棉到上马化纤

“衣食住用行”五大民生问题,衣食当先。中国社会历朝历代,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都没有解决好老百姓普遍丰衣足食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全国棉布产量人均仅4.5米,的的确确是个“人民衣被甚少”的局面。

据原纺织工业部一位老同志回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的机械纺织工业仅剩下58个厂,其中勉强能开工的只有一半。这些工厂的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即便如此,纺织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料也不能自给,仍然依赖从国外进口。此时的中国纺织工业,可谓是百废待兴。

资料显示,1950年,中国人口在全球占比22%;而此时中国纺织工业的棉纺锭(513万锭)在全球占比仅为5%,棉纱年产量(43.7万吨)在全球占比仅为7.8%。而同年美国的棉纺织工业的总规模是2179万锭,生产棉纱181.4万吨,总体上是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倍。由于纺织品异常紧缺,1954年9月,全国启动实施棉布计划定量供应,各地分期按人头发放布票,布料、成衣、床上用品统统凭票购买。

新中国成立初期,纺织工业一直存在着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农业生产不稳定,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加明显。在此前提下,国家要解决几亿人吃饭问题,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因此棉田面积的扩张受到限制。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南涝北旱的问题经常发生,棉花生产也随着气候的问题呈现大小年现象,而棉花的收成,又会直接影响纺织工业的生产。

综合这些因素,当时的纺织工业部向中央提出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政策,并且基于我国当时国情和当时的工业技术与科研实力,决定把起始的重点放在人造纤维上。1954年秋,纺织工业部成立了化纤筹备小组,着手研究化学纤维生产建设问题。1957年,我国逐渐恢复安东化纤厂(后为丹东化纤厂)和安乐人造丝厂(后为上海化纤四厂)。国家又成套引进粘胶长丝技术建设保定化纤厂,引进尼龙长丝技术建设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拉开了新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序幕。

从“四大化纤”到取消布票

现在人们购买衣服时,一般都会看它的成份是纯棉的还是化纤的。实际上,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目前大家熟知的涤纶、腈纶、氨纶、锦纶等纯化学合成的合成纤维,主要以石油为原料;另一种叫人造纤维,也叫纤维素纤维,它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纺制成纤维,竹子、木材、甘蔗渣、棉籽绒等都是制造人造纤维的原料。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我国发展人造纤维再次受到原材料的制约。当时发展人造纤维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但不是所有木材都能用,只能用一种在大兴安岭北坡生长的白松。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使中国人的穿衣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合成纤维上。

当时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大庆油田的产量已经上来了。1972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4567万吨,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也可以为开发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提供资源。

国家首先提出的就是名为“四大化纤”的工程建设,即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厂、天津石油化纤厂和四川维尼纶厂。总规模为35万吨/年,其中涤纶18万吨/年、腈纶4.7万吨/年、锦纶4.5万吨/年、维纶7.8万吨/年。1974~1978年,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建成;1974~1981年,辽阳石油化纤厂和四川维尼纶厂建成;1977~1981年,天津石油化纤厂建成。

这“四大化纤”项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国化纤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自给能力。尤其是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投建,使我国有了第一批涤纶纤维,虽然当时的涤纶产能仅有2.2万吨/年,但是却为全国提供了国产“的确良”面料的生产原料。

根据当时有关方面测算的数据,“四大化纤”项目建成后,合成纤维产量相当于500万吨棉花,可以织布13.3亿米,其中“的确良”涤棉布6.33亿米,为解决人民穿衣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来全国取消布票打下了基础。

从化纤大国到化纤强国

现在流行穿什么?一千个人恐怕有一千个答案。但放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起时髦,绝对众口一词——“的确良”。这种现在看来颇为土气,也并不舒适的化纤面料,在当时引领了鲜亮、挺括的服装风潮。也正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帮助中国人结束了“大改小、旧翻新、补丁摞补丁”的穿衣日子。

1978年开始,国家开始组建第二批化纤工业基地,并由当时的国家计委逐项落实。这些项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建成,由此奠定了中国化纤制造业的雄厚基础。

1983年12月,在原纺织工业部与商务部的多次共同建议后,国务院决定取消通行了30年的布票,布匹敞开供应。这是纺织工业以及化纤工业在解决人民穿衣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至此,中国人民“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化纤工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到1980年的45万吨,2000年的695万吨,2015年的4832万吨。2018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突破5000万吨,占全球化纤产量2/3以上。纺织原料的充足供应为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化纤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大力扶持。1999~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经贸委持续实施了“差别化化学纤维”国债技改专项,加快推动化纤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2001年,中国加入WTO,投资领域逐步开放,加快了民营化纤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2001年底、200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新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多项化纤及其化纤原料列入鼓励类项目中。这也极大地加快和促进了外资进入化纤行业的步伐。

2005~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由化纤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转变的方向性战略目标。在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化纤行业绝大多数指标已接近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化纤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

时间推移,人们的穿着打扮、审美情趣不断更新,如今纯棉纺织品重新成为时髦,当然,质地、花色等都和曾经软塌易破的棉布不可同日而语。而“的确良”,这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短缺的时尚”,则被收纳进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刘宝亮)